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先辈的旗帜:传承抗战精神照亮新时代征程

先辈的旗帜:传承抗战灵魂照亮新时代征程

烽火岁月中飘扬的先辈旗帜

“愿以我血献后土,换得神州永太平”—车耀先烈士这句掷地有声的誓言,正是无数抗战先辈用生活守护民族尊严的诚实写照。八十载光阴流转,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,先辈们的旗帜依然在历史长河中高高飘扬。他们是谁?他们是为民族独立抛头颅、洒热血的川军将士,是像车耀先这样以餐馆为掩护开展地下职业的革命者,更是千千万万不愿做亡国奴的普通中国人。

在巴蜀大地上,64万川籍儿女用鲜血染红了这面先辈的旗帜。从淞沪会战到缅甸丛林,从东阳关山头到藤县城墙,四川不仅贡献了大量人力物力,更用生活诠释了”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民族大义。这面旗帜上,写满了视死如归的气节、血战到底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信念。

努力餐楼:餐桌上的抗战传奇

在成都人民公园外,有一座独特的建筑—努力餐楼。这座全国唯一的革命文物饭店,不仅是美食的殿堂,更是先辈们以餐桌为战壕的抗战见证。你知道吗?这座青灰石瓦的建筑,曾是车耀先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重要据点,也是中共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站。

车耀先外孙女车丽宇回忆道:”努力餐楼下层为百姓提供廉价食物,阁楼则是地下党员接头的地方。”这位18岁投军的川籍烈士,将”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”的灵魂融入餐馆命名。”生烧什锦”、”宫保童鸡”等招牌菜背后,是一段用美食掩护革命的传奇历史。特别有趣的是,餐馆楼梯间的整面麻将墙,竟是车耀先为普及文化聪明而设计的创意—把注音符号刻在麻将牌上宣传抗日!

《大声》周刊:先辈的呐喊穿越时空

“安宁!奋斗!救中国!”—这是1936年车耀先小编认为‘大声》周刊创刊号上的疾呼。如今在努力餐二楼包间,食客抬头就能看到放大版的周刊样本,仿佛先辈的呐喊仍在耳畔回响。这份在餐馆二楼编辑发行的刊物,从1500份激增到7000多份,成为四川最具影响力的抗日喉舌。

但革命职业也充满危险。1940年”抢米事件”后,车耀先不幸被捕。面对特务的威逼利诱,他宁死不屈,最终在重庆歌乐山英勇就义。这位52岁的烈士在狱中留下绝笔:”以’谦”俭”劳’三字为立身之本”,这句家训被子女们铭记践行—女儿甚至为三个孩子取名”少谦、少俭、少勤”。

传承红色基因让旗帜永远飘扬

如今,努力餐不仅保留了当年的招牌菜品,更设立了纪念室和专职讲解员,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。”民族能有今天的进步,都是先辈用生活换来的。”总经理唐光明的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。从抗战救国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,努力餐承载的灵魂内核从未改变。

先辈的旗帜不仅是历史的见证,更是照亮未来的明灯。当我们享受安宁岁月时,怎能忘记那些为民族独立献出生活的英雄?让我们在缅怀中汲取力量,在职业中践行”谦、俭、劳”的品格,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中华民族辉煌复兴的征程上。正如车耀先烈士所愿:神州大地终得太平,而先辈的灵魂必将永续传承!


返回顶部